话说南丝路36丨豆沙关五道并行的滇川门

封面新闻记者李贵平文/图

滇北盐津县西南15公里的豆沙关(石门关),自古是出滇入川、连接中原的重要关隘,素有“滇川门户”之美称。

这里,保留着国内最长的秦五尺道遗迹,也是国内交通奇观——“五道并行”之地。五尺道,是战国时代修筑的一条连接中原、四川与云南的通道,也是南方丝绸之路东线主道。

石门关,地处云贵高原北端,四周山川险阻,处处是千仞绝壁、深涧高壑、激流险滩,自古交通极为不便,即便今天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去豆沙关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年6月底,我带家人自驾去豆沙关镇游玩,从四川乐山市经犍为县进入云南境内,再经水富县、盐津县到达豆沙关镇,竟开了7个多小时,沿线G85高速公路在冷水溪、串丝乡一带有长达20多公里的长下坡,路窄,弯道多,隔几公里就看见路边修有“自救坡道”,这跟我在许多地方看到的高速公路很不一样,我甚至怀疑这根本就不是高速公路。很难想象出,古人要走这条路从四川进入云南,有多么困难。

来到豆沙关镇时已是傍晚。借着昏暗的灯笼,去古镇先要经过一条小路,小路坡度时缓时急,一边是山石,另一边是峭壁。一旁的石门绝壁上有许多嶙峋的条纹,也可能是古代字符,看上去甚为古奥,有种让人跌入深渊的感觉。

年7月这里发生过一次地震,地震后重新翻修的古镇,为统一的二层小楼建筑,白墙、灰瓦、青砖、琉璃瓦,悬挂在瓦岩边一排排醒目的红色灯笼,跟我们在成都黄龙溪古镇看到的差不多。

下塔客栈名字有古意:“老马店”,与不远处一组马帮的雕塑很有呼应意味。次日早上,惺忪中出门看,晨雾初起,缕缕洁白的雾霭从山谷里飘过来。烟雨中的山间古镇浸染在水润中,朦胧的远山白雾弥漫,三条环山的小街把整个镇子分成三层,每一层的两边是街道。青石板的街和各种商铺与“马栈”,悬挂着古色古香的匾额楹联。当地人现在越来越懂得吸引游客入驻。

豆沙关镇,是古代南丝之路上一个著名驿站,但我对附近“滇川门户”石门关更感兴趣。从镇上出发步行五六分钟,来到石门关遗址。

石门关至今保存着秦五尺道遗迹。走在上面,被微雨淋过的路面湿滑油亮。古驿道是用青石条砌筑而成的官道,历经岁月磨蚀,当中有几排长满青苔的凹坑,凹坑里的水光映着婆娑树影。

驿道上,不时可以看到当地文物部门竖立的解说牌,上面资料显示,

这里是国内秦五尺道保留最长、最完好、马蹄印最多的五尺道遗迹:长约米,道宽1.7米,马蹄印处,有的深达三四寸。这些年我踏勘过南丝之路许多遗址,很少见过这么长的驿道和原始粗粝的马蹄印儿。

这条路是怎么修建的呢?原来,秦国灭蜀之后,李冰任蜀郡太守。大多中国人只知道他修了个著名的都江堰,却不知道他还以积薪烧岩之古法,在蜀南修筑一条由蜀入滇之通道,后因蜀境岩坚石硬,李冰只修通了成都至宜宾一段,名为“僰道”。公元前年,秦一统天下,秦始皇派大将军常頞入蜀,接着修这条未完成的蜀滇大通道。常頞不但把李冰时代的旧道拓宽为五尺,还将此道北接咸阳,南连蜀滇,绵延两千余里。于是,人们把李冰、常頞接力修建的这条僰道称为“五尺道”,也叫“秦道”。

古人修路时,多选用质地坚硬的石灰石铺地面。石灰石是一种碳酸钙岩石,这在云贵高原喀斯特山地比比皆是,民间也多用于烧制石灰。它的存在似乎天生就是与岁月抗衡,难怪保存上千年还坑坑洼洼少有变形破损,只是被马蹄人迹和风吹雨打踩踏得溜光圆滑。

当地人说,石门关还有个名字:豆沙关。这跟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有点关系。

话说当年诸葛亮率兵南征,来到石门关下。守关的将领想考验一下诸葛亮的智慧,把几大把豌豆混入沙中,说如果诸葛亮能在三天内从沙中捡出豌豆,就放他们过关。诸葛亮当晚在林中苦思良久,看到满山绿幽幽的竹子,灵光一现,就想出了用竹编筛子的方法筛豆,结果一个晚上就把豌豆和沙子分离开来。守关将领佩服诸葛亮的智慧,依允放诸葛亮大军过关。后人为了表示对诸葛丞相大智大慧的崇敬,将石门关也喊成了“豆沙关”。

在路上半山腰,我看到观音寺上方的凹陷岩壁上,镌刻着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石门关”,年深日久,字迹已有些模糊。这是隋朝修建这道关隘时镌刻上去的。

历史上穿过石门关的五尺道,就踩在我的脚下。时间的巨轮不但磨损了记忆,碾碎了历史,也覆盖了原貌,只能靠文字去想象,去重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