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白癜风医院最权威 http://www.zherpaint.com/m/
眼下正是水稻收获的季节,连日来,盐津县牛寨乡万和村的稻田一派繁忙景象,余亩水稻陆续成熟进入收割期,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利用收割机收割,确保稻谷颗粒归仓。
走进万和村,一片片金黄的稻谷映入眼帘,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伴随着阵阵轰鸣,收割机开进稻田,一番纵横穿梭,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很快被卷入“腹”中。村民毛应奎、何锡贵正在忙着配合收割机完成收割任务,看着颗粒饱满的稻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谷子的品种好,收成也好,是个丰收年,谷粒饱满无杂质,趁着天气好,谷子收回去很快就可以晒干了。”毛应奎说。
“谷子长得好,收入也好,今年应该可以收多斤。”何锡贵说道。
自乡村振兴先导示范工程建设全面开展以来,牛寨乡紧紧围绕市、县两级指示要求抓好相关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扎实推进万和村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加快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以水稻“标准化、示范化、品牌化”为发展方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牛寨乡万和村党总支书记骆义
通过荒地整治和更换品种,把万和乡村振兴先导示范工程点这片水稻,从以前的80亩扩宽到现在的亩,产量提升到现在每亩斤,水稻收割完成以后,我们还要继续种植蔬菜,不让田地撂荒,开展多样化种植,促进农民增收。
结合万和村林地多,耕地、园地较少的地理特点,万和村采取“小规模、多品种”发展模式,构建以水稻、渔业为主导,以蔬菜、畜禽养殖、特色水果等为补充的“2+3”农业产业体系,打造集田间露营、风情稻田等功能的田园综合体。
据了解,万和村乡村振兴先导工程示范点还发展了水产养殖,现养殖的鱼类主要有鲤鱼、草鱼等,存栏量达一万余斤,市场均价约每斤13元,参与养殖的村民每年可增收约三万元。
来源综合:盐津融媒体中心刘芳张拯平陆志秋夏蕾
编辑发布:西部移动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