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补黑色素最快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10/6515639.html
仲夏时节,云南人的“吃菌季”到了:除了带给大家舌尖上的美味佳肴,也可能因食用野生菌中毒而危及大家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月9日,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走访了昭通野生菌市场和相关职能部门,了解当地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
警示:吃野生菌建议保留样品
日前,省政府食品安全办、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了“有毒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公告”,结合德宏、西双版纳、昭通、红河、文山等5个州市发生的家庭自采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为广大市民防范食用野生菌中毒进行预警和支招。
“这些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有很强的警示意义,希望大家警醒啦。”昭通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科科长冯康向记者介绍了3起野生菌中毒事件。
年9月29日,镇雄县雨河镇乐利村一对老年夫妇上山采摘野生菌,将野生菌炒制成菜后与4个孙孙一起食用,6人很快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后被送往雨河镇卫生院,救治时没有将自己食用野生菌的实情告知医生,导致治疗数天后仍没好转,医院后,仍未告知食用野生菌而中毒的真相。
直到经检查查明这6个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肝损伤后连声追问,患者才被迫说出自己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实情,这不仅影响了医生的对症下药和患者的有效治疗,还造成那4个孙孙的奶奶中毒后因错过最佳治疗期不幸身亡。
今年6月21日下午6时许,盐津县滩头乡滩头村一农妇与两个孙孙一起食用了从山上自采的野生菌,次日上午出现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先后在滩头乡卫生院、医院、四医院、医院进行抢救。期间,也是因为该老妇担心被儿媳和女儿埋怨,始终没有向医生告知自己误食了有毒野生菌,直到医生追问下才道出实情,影响了医疗救护。目前,这一家三口已有2人出院,1人还在住院治疗,但已脱离生命危险。
今年6月29日上午8时许,彝良县奎香乡奎阳村一村民加工并食用野生菌(中毒致死率为90%以上的鹅膏菌),于次日凌晨5点发生腹泻、呕吐等症状,医院治疗后,及时告知了食用野生菌后中毒的情况,幸运地被从“鬼门关”上拉了回来。
结合这3个事例,昭通市政府食安办冯康科长提醒食用野生菌中毒患者,中毒后除了及时就诊,保留并提供食用的野生菌样品、呕吐物、腹泻物,尤其是要及时而明确地向医生告知自己食用野生菌的具体情况,便于医生知情后及时对症下药、保证疗效,让自己尽早脱险、康复。
调查:缺乏野生菌交易市场
目前各方对农贸市场卖野生菌和个人采食野生菌不好管
9日中午,记者实地走访了昭通城规模较大的八角亭农贸市场,了解到4家定点摊主和1个流动摊贩在卖菌子。其中,一家卖食用人工菌(香菇)、一家卖人工松茸和人工茶树菇,一家卖野生金针菇,一家售卖人工种植的平菇、木耳、火腿菌、鸡枞菌和野生“见方青”(音),还有一个流动摊贩售卖野生的刷把菌、喇叭菌。
刷把菌,30元/公斤
喇叭菌,50元/公斤
见方青,元/公斤。
记者通过各种信息源获悉,昭通各地的大部分野生菌都被采摘者及其朋友“瓜分”了,只有少部分野生菌通过路边摊、菜市场而进入市场,食客们对野生菌既喜爱又担忧自身安全。
昭通当地的野生菌常处于有价无市、零星而冷清的市场发展格局,至今没有一个规模化、专业化的野生菌交易市场,“在当地要吃野生菌主要靠专门找地方和托朋友关系”。
“昭通市历来重视野生菌中毒防控等食品安全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今年以来没有发生野生菌中毒死亡事件。”冯康科长表示,今年3月6日,昭通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就发布了年春季食物安全预警公告,昭通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卫生健康、医疗救护、教育体育、住建等有关部门,对细菌性食物、马铃薯、四季豆、亚硝酸盐、野生菌、山野菜等各类食物中毒的风险、危害和防治进行支招,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