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

北京皮炎十佳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149810.html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吴振东

◇上到神舟航天员专用服装,下到蛟龙号潜水器缆绳,大到北斗、天通卫星金属网材料,小到人体内心脏支架,东华大学依托优势学科,产出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在国防建设、航空航天、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到“十四五”末,东华大学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成为世界纺织服装领域教育科研中心,材料、设计等领域教育科研重镇,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   

东华大学校园东华大学供图

05:28

宣传片

在东华大学,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总是最忙碌的人群之一,而这份忙碌也收获了丰厚回报——由他们研发设计的系列专用服装,跟随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三名航天员升入太空,成为保障航天员太空工作生活的利器。      这是东华大学依托学科优势,服务国家战略的一个缩影。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东华大学建校71年来,以高等教育国家队、科技创新登山队、服务社会先锋队姿态砥砺奋进,逐步发展成以纺织、材料、设计为优势,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为我国纺织行业及社会各领域事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26万余人,涌现出郝建秀、黄宝妹等杰出校友和各行各业的中坚栋梁。      从解决人民群众“缺衣少布”,到培养高层次人才,攻克“卡脖子”技术;从满足行业需求,到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东华大学坚持特色立校,心怀“国之大者”,不断开拓进取,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中作出了应有贡献。      展望未来,学校如何再上新台阶,实现新愿景?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

01:19

  打造世界纺织服装领域教育科研中心      《瞭望》: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学校在社会上更有着纺织行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传统特色学科数十年常青的秘密是什么?      俞建勇:东华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纺织学府,纺织工程、纺织材料、服装艺术设计等专业是我们的立校之本和强校之基。      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也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纺织学科,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国内首批本、硕、博三级学位授予学科。年入选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同类学科第一或A+,年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71年来,我们创新不止步,建立健全了纺织学科生态体系。面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纺织学科与材料、设计、控制、机械、环境、化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了传统和新兴相支撑、基础和应用相结合、科技和艺术相交叉、优势特色学科带动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同时,学校积极推动学科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纺织学科从纤维技术进步到时尚创意的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形成了一批协同成效突出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更关键的是,我们以服务国家需求为使命,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当时6亿人口的穿衣问题,还是今天上到神舟系列载人飞船航天员专用服装,下到蛟龙号潜水器缆绳,大到北斗、天通卫星金属网材料,小到人体内心脏支架,学校在不断承接国家重大、重点项目中强化学科特色、增强学科实力。数十年来,依托优势学科,学校产出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在国防建设、航空航天、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瞭望》:你对东华大学未来的学科建设有什么思路?      俞建勇:进入新时代,我们将按照“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总体要求,以学科建设为统领,深化改革,开启新征程。我们将巩固提升纺织、材料、设计等优势特色学科,推动更多学科进入前沿、争创一流。以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统筹推进优势提升学科、高原培育学科和战略发展学科发展,形成多峰并举、各学科互为支撑的学科生长体系。      到“十四五”末,我们希望,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学科实力显著增强,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成为世界纺织服装领域教育科研中心,材料、设计等领域教育科研重镇,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      展望年,我们希望学校学科结构布局将更加合理,办学特色优势进一步巩固壮大,纺织、材料、设计等3至5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或行列,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社会声誉及主要办学指标持续攀升,为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从的确良到太空华服      《瞭望》:东华大学在服务支撑国家战略上有哪些进展和亮点?      俞建勇:东华大学从年建校开始,就肩负着纺织强国的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亟需发展化学纤维来弥补棉花产量不足,东华大学的前身——华东纺织工学院首任副院长钱宝钧领命完成这件大事,上世纪60年代,国内出现的的确良、尼龙之类的纺织品就是早期化纤产品。      心怀“国之大者”,成为东华大学的珍贵基因。从立志“织漂染练,衣被天下,惠泽众生”,到助力“神舟”“天宫”“北斗”“嫦娥”,东华大学师生接力书写了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      年学校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近年,团队把方向瞄准国产碳纤维产业化,联合企业攻关,攻克的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制备先进技术,打破了国外高性能碳纤维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垄断,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支撑。该项目荣获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截至目前,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已有31项,还在积极布局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已获批组建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      此外,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正式宣布开启载人航天工程开始,东华大学就与中国航天结下不解之缘。从自主研发航天飞行器高可靠钝化玻璃、舱外航天服实验用暖体假人系统、舱外航天服防护材料、航天员尿液收集装置等,到研发高模低伸高性能超细金属丝特种经编编织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我国“北斗”“鹊桥”中继星等高性能卫星,再到连续为神舟系列载人飞船航天员设计保障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过程的系列专用服装,我们一次次助力国家航天事业发展。      学校研发的高性能特种编织物编织技术已成功助力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创造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服务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完成热带西太平洋综合考察。      《瞭望》:如何进一步提升东华大学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俞建勇:东华大学因党和国家的需要而生,应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服务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兴。新时代,面对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学校将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以更大作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我们将弘扬奋进文化,激励东华人更加自觉地心系“国之大者”、回应重大关切,在服务国家和区域、行业战略需求中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四个面向”,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在跟跑、并跑的同时敢于领跑,引领相关领域加强原始创新,努力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积极践行者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推动者。      服务社会义不容辞      《瞭望》:东华大学在发挥学科优势,服务社会发展上有哪些创新探索?      俞建勇: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之一。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履行好高校职能。      在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上,东华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立足学校优势,在党建、教育、科技、人才、产业、消费、就业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      在云南盐津县,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人才资源和社会力量,探索出卓有成效的精准脱贫路径。学校先后选派2名挂职副县长和4名驻村第一书记到盐津开展扶贫工作。学校在当地援建的流场小学,解决了当地十余年没有场地上体育课的问题;为当地牛寨乡送去“两污”治理妙方,目前已覆盖20多个村社区,解决了当地多人生活垃圾及污水排放问题。      面对新疆棉花产业相关技术支撑不足、人才较为缺乏问题,我们长期支援新疆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学科建设,帮助他们培养纺织服装专门人才和申报博士点及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当前,我们正在积极筹建东华大学阿拉尔研究院,参与阿拉尔大学城(教育园区)的建设。      我们还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联合18个国家33所纺织特色高校成立“一带一路”世界纺织大学联盟。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和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建设,在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时尚创意学科链构建、国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布局。此外,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优势,主动参与抗击“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治理,筑牢科技战疫防线。学校快速联动全国纺织及纤维材料企业、一线医疗单位等,为医卫防护材料研发攻关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参与民用口罩国家标准制定,编撰出版专业科普书籍,科普科学防疫知识。      《瞭望》:东华大学在助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有什么亮点?      俞建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国家战略,东华大学地处长三角,在服务这一国家战略上义不容辞。      学校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学科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深耕产业转型发展,强化成果培育孵化,在长三角纺织和新材料产业领域起到辐射引领作用。      学校科研团队与江苏省企业紧密合作,开发出一系列成套技术,形成了我国首个采用干喷湿纺工艺的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打破了国外高性能碳纤维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学校科研团队与浙江省企业合作创制了红、黄、蓝、黑四色近%固色纤维数码喷墨印花染料,解决了长期困扰全球染料行业的难题,引领了我国染料向高性能、高效生产方向发展,为染料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我们积极开展校、地对接工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学校以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着力点,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兄弟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等交流,构筑校企联合研发平台、校地战略合作、校地企技术转移分中心协同的多层次成果转化工作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