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前,多户搬迁群众搬出大山、住进新居,开启新生活。要打工,城里兴建了高原绿色产业园和现代物流园;要就医上学,医院和学校开到了社区家门口……”近期播出的《新闻联播》生动展示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居民的幸福生活。报道中,上海市普陀区参与援建的高原绿色食品产业园、卫生院纷纷亮相。
卯家湾易迁安置区承接了鲁甸、巧家、永善、彝良、盐津五县户名易迁群众,是全国最大的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安置区。走进卯家湾安置区,一排排整齐的住宅,一条条硬化的柏油道路,一幅幅美丽的东西部协作画卷正在展开。
援滇干部在卯家湾卫生院查看建设情况(受访单位供图,下同)
幸福是“打工不用出远门”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易地搬迁群众而言,只有落实好就业,才能让搬迁群众搬得放心、住得安心。据了解,此前安置区产业规模吸纳劳动力有限,就近就业仍然是制约安置区发展的“硬骨头”。
自年普陀区对口帮扶鲁甸县以来,上海市及普陀区先后投资建设了核桃产业深加工、香葱食用菌基地配套制冰车间、兰跃花椒粉加工、鸡爪加工、食品配料加工、花椒保鲜加工、中式糕点车间等多个产业项目。在普陀援建资金项目和结对共建的高原绿色食品产业园带动下,卯家湾配套建设的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持续入驻沪资企业,目前已引进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直接吸纳名易迁群众就地就近灵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普陀区援建的丰露食品
高原绿色食品产业园内的丰露食品厂是一家来自普陀的企业,在普陀援滇干部引荐下,丰露食品于年经过实地考察后,决定在当地设立鸡爪加工车间。企业在2个月内便办齐相关营业执照与生产资质,5个月后“火速”投入了运营。
“目前加工的鸡爪已基本实现日产日清。去年10月,我们在当地追加了投资,开始进行第二期的产品投入,主要做油条、小笼包等中式糕点,谋求更大发展。”丰露食品负责人陈旭东充满信心地说道。据悉,为解决村民的增收问题,鸡爪加工车间由丰露食品承租使用、管理和运营,但产权及收益归安置区所有,属于村级集体经济资产。该企业目前已吸收80余名搬迁群众灵活就地就近在车间务工,人均月收入增加余元。
普陀区参与援建的核桃精深加工生产车间
普陀区援滇干部、鲁甸县委常委、副县长徐雄表示,“在安排帮扶资金时,我们始终以卯家湾易迁安置区为重点区域,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需求,力求带动更多的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此前普陀区援建的产业帮扶项目已全部建设完工并投产。”
普陀区结对共建的高原特色绿色食品产业园
幸福是“步行10医院”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稳得住才能管长远。
易迁之初,当地卫生院借用约平方米的社区场地来开展基础的医疗服务,每月就诊患者达人次,就医情况相对紧张。年12月,普陀区参与对口援建的卯家湾卫生院验收竣工投入运营,院内共设30个职能科室,建设规模为4层楼余平方米,极大地缓解了医疗资源问题。
刘爱宁是医院的主任医师,她主动请缨前往鲁甸进行为期一年的医疗帮扶。为了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把上海的医疗技术和理念留在当地,每周她都会带领团队开展系统讲座培训、教学大查房,不定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病史点评等工作,让卯家湾的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上海的医疗服务。
普陀区参与援建的砚池街道卫生院(卯家湾卫生院)
普陀区援滇干部、鲁甸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解毅介绍道,卯家湾卫生院的医疗保障涵盖整个易迁安置区并辐射周边村社区,能满足易迁群众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防止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雨露社区居民杨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欣喜地表示,从远离县城的永善大兴搬来卯家湾后,就医时间大大压缩,“基本上步行10医院,就医环境和医生的服务态度都很不错。”
图为援滇干部在卯家湾易迁安置区查看项目建设进度,徐雄(中)解毅(右一)
在助力解决就业难和就医难后,普陀援滇干部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