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大家之唐代袁滋

袁滋(年-年),书法家,字德深,今河南汝南人,官至湖南观察使。《旧唐书》称其“工篆籀书,雅有古法”。

袁滋的篆书,传世极少。其中,以位于云南盐津县豆沙关的袁滋题记摩崖石刻最著名,其中篆书仅有“袁滋题”三字。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局部

在中国八大碑林之一的浯溪碑林,有闻名遐迩的“三吾碑”,又称《浯溪三铭》。

“三吾碑”为唐代著名的道家学者元结的三篇铭文:《浯溪铭》、《峿台铭》、《吾庼铭》(吾加广)。

元结以吾为主,各加偏旁,自造三字,加水者为溪名,加山者为石名,加广者为亭名(输入法打不出,以吾字代),表达了自己喜爱此地山水,为之陶醉的情怀。

袁滋小篆《吾庼铭》拓本

三篇铭文分别由唐代小篆名家季康、瞿令问、袁滋篆书,刻于浯溪崖壁上,“三吾碑”由此闻名。(清代吴大澂重新篆书了“三吾碑”,被称为新《浯溪三铭》)

叶昌炽的《语石》载:峿台之字,从山,瞿令闻(也称瞿令问)篆(见小篆大美之唐代峿台铭);浯溪之字,从水,季康篆;吾庼之字,从广,袁滋篆。

袁滋的《吾庼铭》,委婉圆转,功力甚佳,为唐代篆书碑中之珍品,国家文物局列为一级石刻,视为“国宝”。

袁滋小篆《轩辕黄帝铸鼎碑》

上图为收藏与河南灵宝的《轩辕黄帝铸鼎碑》,是唐贞元十一年(年)由袁滋书写的篆书碑。

《轩辕黄帝铸鼎碑》,系唐代虢州刺史王颜撰文,碑首虽部分残缺,但碑身尚保存完好,碑文字迹多数清晰可辨,为现今国内发现的专为记述轩辕黄帝事迹的最早碑铭。

袁滋小篆《中条山靖院道堂铭碑》碑首拓

《中条山靖院道堂铭碑》,现藏于山西芮城县博物馆碑廊内。唐贞元十四年(公元年)镌建。

仍为王颜撰文,袁滋篆书。碑文叙述王颜晚年中条山修建靖远道堂的概况,兼及王本人的籍贯迁徙等经历。

碑大体完好,有方界格,行19,满行36字,共字。

袁滋小篆《中条山靖院道堂铭碑》拓本《中条山靖院道堂铭碑》拓本局部放大

《中条山靖院道堂铭碑》用笔浑圆,线条均匀。依然是秦小篆的线条,但在字形上,和“二李”的风格明显不同。

袁滋的小篆结字更加扁方,应该是师法《石鼓文》,《旧唐书》称其“工篆籀书”。《石鼓文》最早发现于初唐,被认为是最接近“籀文”的字迹,也是“大篆”向“小篆”的过渡。

《石鼓文》拓本局部

其次,《中条山靖院道堂铭碑》的线条转折处,方折十分明显,如“所”、“追”、“北”等字,转折处如刀劈斧斫,比汉篆或者李阳冰的方折都更加强烈。小篆的线条已经消解成了楷书的笔画,估计应该是被楷书繁盛的时代风格所影响。

《中条山靖院道堂铭碑》拓本局部

还有,就是《中条山靖院道堂铭碑》里的几个“之”字,熟悉李阳冰篆书的会觉得很亲切。作为唐代最耀眼的小篆大家,学习李阳冰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虽然李阳冰生卒年月不详,但从历史记载,李阳冰明显年长与袁滋,如:公元到年,李阳冰为缙云县令,而当时袁滋才9岁。)

黄庭坚在《游愚溪》云:下入朝阳岩,次山有铭镌。藓石破篆文,不辨瞿李袁。

诗中的瞿指瞿令问、李为李阳冰、袁为袁滋。“不辨”也说明三人篆书有相通之处。

《中条山靖院道堂铭碑》拓本局部

最后,《中条山靖院道堂铭碑》因为有纵横界格,袁滋的布局也就按部就班,规规矩矩,行距间距基本一致。

加上结字扁方,重心居中平稳,虽然在个别处,如“追”、“降”字,略有奇正变化。整体风格仍然趋于工稳严谨,古朴淡雅。

在李阳冰风格盛行的唐代,袁滋的小篆别开生面,上溯周秦石鼓文,也启发了后代的小篆大家,如清代的杨沂孙、吴大澂等,为小篆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