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县水田新区实抓实干共绘同心圆民族时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冯琴

来到盐津县水田新区易地搬迁安置点,一栋栋高楼尽收眼底,“饮水思源,感恩共产党;易迁新居,谢谢总书记”的两排红字格外亮眼。这是水田新区群众的心声,也是盐津县全体易地搬迁群众的心声。

盐津县居住着汉、苗、彝、白等37个民族。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难题,县委县政府结合新县城发展前景,充分考虑搬迁户意愿及搬迁户对未来发展的需求,科学、集中规划建设了水田新区易地搬迁安置点。为保障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盐津县抓牢抓实水田新区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助力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幸福餐厅托起各族群众幸福“食”光

搬出大山后,搬迁移民群众生活有了奔头,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新区里有了大量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如何让他们有“家”的感觉和归宿,为安置点年轻人安心在外务工、解除后顾之忧成了安置点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年5月10日,水田安置点的新时代幸福餐厅开始营业,为安置点的困难群众解决了吃饭难题,也促进了各族群众的情感交融。

80多岁的老人刘明桂子女都在外务工,她一个人生活。她每天早早地来到幸福餐厅,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当问到饭菜是否合口味时,她笑眯眯地说:“饭菜味道很可口,米饭软硬都合适,孩子在外也能安心工作。感谢餐厅和工作人员对我的帮助。”赵大爷也忍不住凑了过来,指着厨房墙上一排红字“民族团结一条心,幸福餐厅一家亲”说:“餐厅除了让群众在餐厅内吃上可口的饭菜,还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送饭上门的志愿服务呢。”

据了解,水田易地安置点有多人无法自己煮饭。为了让新区各族特殊人群感受党的温暖和关怀,水田易地安置点着手建立新时代幸福餐厅,餐厅主要服务对象为安置点内的各族困难群众。

同吃一锅饭,共坐一张桌,幸福餐厅托起各族群众幸福“食”光,成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窗口。

和美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根植童心

水田第二小学是盐津县最大的易迁户群众的子女学校,现有学生余人,汉、苗、彝、哈尼、布依、土家、壮等各族孩子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生活。

四年级二班的小琴(化名)正在特色第二课堂认真练习刺绣,她觉得绣品很漂亮,“学会之后,我再教给其他的人。”

据介绍,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书法、绘画、剪纸、舞蹈等中华传统文化活动,给孩子们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共同参与、亲自动手,不断增强师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营造各族师生团结友爱的氛围。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学校采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视频学习、板报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校特色“第二课堂”中,开设了以芦笙为主的民族文化学习班,内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乐器吹奏,蜡染,刺绣,双语教学和民族歌舞等内容,真正做到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氛围。全校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更加密切,团结友爱氛围更加浓厚。

扶贫车间厚植民族团结之根

安置点的刘克会在居民楼下扶贫车间的凤竹制衣厂上班,还能照顾在读书的小孩。由于心灵手巧、踏实肯干,她现在已经是凤竹制衣厂的师傅和管理者了,月工资元左右。

“搬迁到水田以后,眼界开阔了,思路也活了,教育、就业问题都迎刃而解,生活也逐渐红火起来。”正在车间叠衣服的孙师傅打开了话匣子,乐呵呵地说道。

制衣厂负责人苏木元介绍,凤竹制衣厂可以提供70个岗位让水田搬迁群众就业,工厂正通过“培训+计件+稳岗补贴+人性化管理”等方式让务工群众“稳得住”并“逐步能致富”。

“这里生活各方面都好,什么都很方便。”从柿子镇中坪村搬来的艾朝坤说。记者了解到,水田新区同步建设有小学、幼儿园、超市、农贸市场等配套服务设施,群众生活很方便。

水田新区建管委工作人员范泽武介绍,水田新区引进了多个扶贫车间,吸纳的多名劳动力全是居住在这里的搬迁户,此外,还设置了50个左右的公益性岗位,设置了多个公服性岗位,既解决了一批“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小区环境卫生维护问题。

水田新区只是盐津县不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盐津县不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抓牢抓实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一件件实事,形成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多元一体化发展格局。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