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展新颜盐津县豆沙镇民族团结谱

云横雾锁的乌蒙山麓峡谷里,深涧高壑,千仞壁立,“劈”就了锁滇扼蜀的雄关天险,一道天堑锁住了古代滇川要道,这就是素有“咽喉巴蜀,锁钥南滇”之称的昭通市盐津县豆沙关。

距盐津县城20公里的豆沙关,在古时是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险关,豆沙关西侧崖壁上的袁滋题记摩崖石刻,虽已历经余年风霜,字迹却依然清晰。这处国家级重点文物,记载着唐与南诏友好关系的史实,具有“维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补唐书之缺,正在籍之误,增袁书之迹”的重大历史意义,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两千多年来,豆沙关迎来送往,见证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入新时代,盐津县立足深厚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文化互融、同心共荣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雄关五道古今交汇民族情

自秦开五尺道以来,豆沙关就是中原与边疆的交通枢纽。形成了豆沙镇豆沙关五尺道风景区内,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五尺道、水道、国道、铁路、高速公路“五道并行”的交通奇观。

五尺道上,古拙幽深,石阶乌黑发亮,个马蹄印清晰可辨,昭示着二千四百多年的民族交往史;绝壁深谷中,朱提江(横江)滚滚北去,部分东川铜、朱提银都从这条水道运到北方,史称“京铜航运”,舟楫往来穿梭,商贸繁荣,古渡码头至今依稀可辨;20世纪50年代末筑通的昭(通)筠(四川筠连)公路(此地也是后来的昆水公路),从关隘的半山腰间穿过,川流不息;年10月,内昆铁路贯通,汽笛响彻石门;年修建的水富通往麻柳湾的水麻高速公路,从高山上如彩虹穿山而过……

“脚踩五尺道,一目三千年。”“五条动脉”承载着各自的使命,跨越千载,飞渡石门,从而使道路得以连通,贸易得以畅通,文化得以互通,民心得以相通。几千年来,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僰人文化和古滇文化等多元文化瑰宝在这里交汇融合,拉近了云南与中原各族群众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涅槃重生聚力破解重建难题

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曾经说过:“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原先的豆沙古镇也是由古道驿站和先民村寨逐渐发展起来的,而如今的古镇却历经了“重建、重塑、重生”三重难关才实现如今的繁华。

年,盐津县连续遭受“7·22”“8·25”“8·29”3次破坏性地震侵袭,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而作为震中的豆沙古镇近乎遭受毁灭性打击,大部分民房歪倒,古建筑坍塌,古镇变成了一片废墟。

面对倾颓的房屋、破败的家园,要如何恢复重建,如何化灾难为机遇?

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求:“要高规格重建豆沙古镇,复原‘五尺古道’的历史繁荣景象,大力发展历史文化产业,促进古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把地震废墟变成旅游景区,建成滇东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集镇。”盐津县党员干部也意识到,“重建工作做得好,就能为古镇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群众的长远幸福播下种子。”

地震前,豆沙古镇的现实是:地域狭窄,空间有限,一无可开发的矿藏等资源,二无一个像样的产业,守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地群众过的是收入微薄的穷困生活,说是集镇,可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重建豆沙,要把“地震废墟变成旅游景区”,让灾区群众通过重建吃上“旅游饭”,唯有担当实干才能书写合格答卷。盐津县实行“包保”责任制,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攻坚克难,充当灾后重建的“脊梁”、百姓的“主心骨”。单位、个人分别包保一户到数户受灾群众,全程跟踪问效。“‘包保’的单位和干部不仅要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还要帮重建户四处购买建筑材料,群众拿不出钱来,他们就用自己的工资垫付。入冬后,天气寒冷,群众睡了,他们没有睡,施工单位停了,他们不能停。”当年参与重建的盐津县政协秘书长余智慧说,“苦是真苦,但看到还住在帐篷里的群众,想想自己的职责,就觉得不得不这么做。”

年春节,受灾群众告别帐篷,整体搬进新居;年,恢复重建全面结束,豆沙古镇的基础设施全面改观,一个秀丽的历史文化小镇初露芳容。豆沙古镇实现了涅槃重生,盐津各族人民也在重建工作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共建美好家园。

筑巢引凤建设文旅融合新集镇

一幢幢特色新民居建起来了,然而古镇的发展空间怎么拓展?既定的旅游产业如何火起来?住进新房的农民如何变居民?豆沙镇的重生才刚刚开始。

年10月24日,“高空王子”阿迪力携徒在米高空的钢丝上屡破纪录,又是“倒挂金钩”又是“蒙眼行走”,成功挑战世界极限,挑战来自四面八方的几万各族人民的观看心理极限。“豆沙关太漂亮了!”谈及那次高空行走,阿迪力惊叹不已。

“阿迪力走钢丝”是盐津为打响豆沙关五尺道景区旅游品牌开展宣传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打响“旅游牌”,吃上“旅游饭”,豆沙镇创新思路,采取政府搭台、传媒唱戏、社会参与、打造品牌等方式,聘请专家学者搞策划,借助名人、名台、旅行社和举办活动宣传造势,加快融入川滇精品旅游线的步伐,举办了“情暖乌蒙”“相约豆沙”“阿迪力走钢丝”等系列活动,不断扩大了豆沙古镇的名气和影响力。同时,为了让群众“拿锄头的手学会端茶倒水”豆沙镇邀请省、市级专家学者为古镇人民传授旅游知识,举办电工、焊工、厨师、收银员、服务员等技能培训班,更新群众观念学习创业知识。

据统计,年豆沙镇生产总值预计完成5.24亿元,同比增长5.2%,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到元、元。如今的豆沙古镇上,宾馆、客栈、餐馆、茶馆等数不胜数,美景、美食、手工艺品等让人流连忘返,诗社、诗刊、僰乡艺术团让千年古镇的文化之魂发出了新芽,现代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美、环境好,穿越灾难的豆沙古镇,已将地震后的废墟变成了享有“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国家级特色景观示范名镇、省级旅游特色小镇、国家AAA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等殊荣的旅游小镇,年,五尺道景区还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自古以来,豆沙就是各族人民血脉相连、经济相依、文化相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团结统一的缩影,灾后重建,古镇在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帮助下涅槃重生,也让古镇人民深刻地感悟到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豆沙各族人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朝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古镇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目标迈进,不断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豆沙大地上竞相开放。”豆沙镇党委书记葛真友说。(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陈慧君)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