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公

7月29日,新乡市人民政府发布《新乡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省外资金和进出口总值稳定增长,城镇新增就业7.1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左右、4.5%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在95亿斤以上。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推进拓新股份、天力锂能等企业上市。

坚持“东扩、南融、西提、北治、中优”,加快高铁片区、大东区片区、生态城片区、铁西片区等区域建设,谋划实施总投资亿元的个百城提质建设项目。

推进实施《郑新产业带发展规划》,推动郑新产业共享强项、互补短板、优化发展,加强两市产业链制造环节与服务环节相互协同,以获嘉县、新乡县、封丘县为主,打造郑新产业承接区,注重供应链垂直整合,推进与郑州产业协同配套;以平原示范区、原阳县为主,打造郑新共同发展区,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继续做好郑济铁路征地拆迁及施工保障工作,确保郑济铁路新乡段各标段建设施工按节点顺利推进。

积极推进新焦城际铁路前期工作,继续做好郑新市域铁路连接郑州市域快线K1、K3线的前期研究。

推进实施郑辉高速块村营至营盘省界段、沿黄高速封丘至原阳段、沿太行高速新乡段、濮卫高速新乡段及菏宝高速辉县站、京港澳高速新区站。

继续推进沿黄高速兰考至封丘段新乡境、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沿黄高速孟州至平原示范区段、安罗高速原阳至豫冀省界段新乡境、郑辉高速菏宝高速至原焦高速段、鹤辉高速新乡境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

完成G改建,S长济线新乡西环至获嘉修武界改建工程,S、S线辉县三庆桥至薄壁段改建工程,S封辉线封丘尹岗至姚务段改建工程等项目;加快S辉原线辉县至原阳葛埠口段改建工程项目建设,继续推进郑新快速路等项目前期工作。

全文如下:

新乡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经济运行呈现逐季好转、回稳向好的态势,较好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居全省第4位;粮食总产量97.2亿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居全省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居全省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7%;货物进出口额.7亿元,同比增长19.8%;实际吸收外商投资13.2亿美元,同比增长8.5%;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7.4%、15.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6%;新增城镇就业8.1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8%;剩余2.36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煤炭消费减量、主要污染物减排等工作完成省定目标。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发展面临诸多风险挑战:疫情影响下市场需求仍显疲弱,居民消费动力不强,企业投资意愿不强,民间投资活跃度仍然不高,财政收入压力较大,政府投资受到制约。实体经济仍面临不少压力,政策红利和恢复性生产逐步结束,加之市场需求恢复较慢、综合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不少行业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增多,经营压力持续增大。重点领域风险有所上升,稳就业任务艰巨,基层财政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压力会持续增大,房地产去化周期有所拉长,安全生产领域隐患依然存在,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这些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持续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确保“十四五”开好局,整体工作始终处于全省第一方阵,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新乡绚丽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周年。

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省外资金和进出口总值稳定增长,城镇新增就业7.1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左右、4.5%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在95亿斤以上。

三、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统筹推进8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着力激活内需潜力,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推动供给与需求互促共进、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聚焦重点领域,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0个左右、年度计划投资亿元以上,其中,省、市重点项目个左右、年度计划投资超过亿元;补短板“”工程项目个左右、年度计划投资超过亿元。完善续建、新开、前期、谋划等四个动态项目库,做实做熟项目前期。持续开展项目建设“四比四看”活动,常态化开展集中开工、观摩点评等活动,统筹做好要素资源保障和服务工作。重点抓好“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网络和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5G基站达到个以上,实现5G网络县城以上区域和乡镇、农村重点区域连续覆盖。以县城为重点实施城镇基础设施补短板和公共服务、产业配套设施提升项目,力争全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户、新开工棚改安置房套、新增供热面积万平方米以上。争取郑济铁路竣工,加快新乡至焦作城际铁路前期工作,推动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改扩建工程。积极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原油管道、油气管道等能源项目建设。完成赵定河清淤治理,加快推进南水北调调蓄工程等水利工程建设。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投资项目审批“三个一”改革,全面落实“容缺办理”、“多评合一”、“区域评估”、“联合审验”等改革举措,进一步压减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力争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缩短至80天以内。深入分析制约民间投资发展深层次原因,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专项债券资金撬动作用,加强与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多渠道吸引民间资本投资。

扩大消费牵引经济发展。加快传统零售、传统服务和渠道电商资源整合,推进智慧商超、智慧街区、消费集聚区、特色消费街区建设,推进夜经济与地摊经济有机融合。发挥大宗商品消费带动作用,扩大汽车、家电更新消费,支持新飞电器开展以旧换新。积极开展“钜惠夏季·火热中原”促消费专项行动,推动服装、餐饮、住宿、旅游等消费升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鼓励引导实体企业开启“云逛街”等新模式;加快电子商务和物流业融合发展,支持县(市)将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工作重点,鼓励县(市)开展各类展销活动、开辟线上销售通道。

大力提振实体经济。加强市场主体跟踪服务,持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抢抓获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机遇,加快产业与金融合作,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施支持市场主体普惠特别帮扶计划,深入推进“信易贷”工程,加大科技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新型信贷产品的投放,持续扩大中小微企业融资规模;加大直接融资工作力度,推进拓新股份、天力锂能等企业上市。抓好煤电油气运调节,强化高峰时段油气、电力、煤炭供应保障,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更高质量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条现代化,坚持扩大增量和优化存量并举,打造更高质量的产业链条。

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升链、融链”行动,形成一批创新力更强、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实施延链行动,围绕打造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等4个千亿级和纺织服装、现代家居等2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拉长补齐产业链条,沟通上下游产业。实施补链行动,绘制全市产业链图谱,“按图索骥”招商补链,加快聚集创新主体、孵化平台等资源,打造制造链、孵化链、科技链、金融链,实现补链成群,形成集群效应。实施强链行动,积极培育大企业集团,不断壮大新航、卫华、心连心等骨干企业;持续推进企业成长促进行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细分领域“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实施升链行动,围绕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疫苗、氢能、医疗器械、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引进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龙头企业,加快推动新松机器人、MEMS传感器及芯片研发制造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融链行动,积极承接好珠三角、长三角等重点地区的产业转移,利用好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出,确保我市产业融入国内大循环之中;持续深化标准、质量、品牌战略,提升我市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更好融入国际国内产业链之中。

实施基础能力增强工程。研究设立支持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专项资金,对接国家重大专项,采用“揭榜挂帅”组织模式,在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新型材料等领域开展协同攻关,突破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的短板。推进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在新能源电池、物联网、生物制药等领域增强技术研发和服务功能,提高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加大对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支持力度,促进原始创新产品迭代开发和规模应用。接续实施“十百千”转型升级创新专项,着力打造一批质量标杆企业。推进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智能改造和绿色化改造,培育一批省级智能工厂(车间),新建一批绿色工厂园区。实施服务制造工程,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创建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全市物流运营体系建设,支持原阳、卫辉规划建设省级区域物流枢纽(节点),积极申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促进智慧物流发展;深入开展“两业”融合试点,发展服务型制造,提升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咨询评估等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引导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培育壮大家政服务、托育托幼、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推进各类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培育品牌消费集聚区、特色商业街区等城市商圈。推进宝泉5A级景区、辉县市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战略合作,在高新区建立以鲲鹏处理器为核心、以“黄河”为品牌的自主可控计算机产品研发体系,培育鲲鹏生态相关软硬件企业,打造鲲鹏产业生态链。加快新乡华为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引入一批优质项目,促进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壮大。加快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支持城市管理智能运营指挥中心建设,在智慧养老、智慧社区、智慧环保等领域形成一批应用典型示范,打造智慧养老示范市。

提升产业载体能级。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链现代化为方向,以“两化”融合为重点,扎实推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完成产业集聚区规划修编,明确各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和空间范围,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健全闲置用地盘活利用和低效用地退出机制,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加快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推动试点产业集聚区智能管理综合服务系统(平台)尽快上线运行。全力实施专业园区加速提质行动计划,持续完善专业园区制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推进“六大要素”招商条件建设,重点支持起重智能制造、医疗器械、高端装备等专业园区建设,加快壮大先进制造业集聚规模。完成省级服务业发展载体优化调整,着力推进市商务中心区和省检验检测产业园·创智工园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园区做大做强;继续开展市级服务业专业园区规划建设;推进互联网大厦、跨境贸易大厦、星海金融中心等商务楼宇发展。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筑更具活力的现代创新体系。以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载体,聚焦企业、人才、平台等关键环节,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集聚优质创新资源。积极推动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中国农谷,加快建成国际一流的生物育种研发平台,打造综合性国家农业科学中心。依托新型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鼓励发展一批省级创新中心平台,加快推进华兰生物P3实验室及车间建设。加强与中科院及其所属专业所、央企所属研究机构、“双一流”高校、世界强企业等对接合作,全力支持在我市设立研发分中心或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服务。争取新增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1家、省级创新研发平台30家。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创新企业,着力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强、集成创新能力强、产业引领能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如瑞丰新材、中宝电气、冠晶半导体、中铁隧道等企业,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实施培育创新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施“创新龙头企业”带动工程、“高新技术企业”示范工程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优化提升孵化培育、政策培训、企业认定等服务。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快推进科研院所改革,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和收益分配办法,赋予科研人员更大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健全以增加知识产权价值为导向的收益分配政策。研究出台更大力度的企业研发投入财政奖补政策,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重大创新平台申建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水平、建立研发机构。综合运用创新券、政府采购等激励政策,加快构建形成“研发—转化—应用”一体化、链条式推进的创新政策体系。

强化激发人才活力。围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实施“人才强新”行动计划。聚焦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引进创新引领性的领军人才和团队;继续办好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来新乡创新创业。鼓励规上工业企业建设高校实训基地,加快人才公寓等优惠政策落地实施。探索在国内外创新高地建立人才联络工作站。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四)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顺应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的趋势,以郑新一体化为抓手,统筹中心城市带动与县域基础支撑,增强发展驱动力。

深入推进郑新一体化。以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为方向,以综合交通建设为支撑,以郑新产业带规划建设为重点,突出新乡作为郑州都市圈北部门户与次中心功能,深入推进郑新一体化。高效利用黄河桥位资源,加快推进以铁路、公路为主的郑新综合交通体系。推进实施《郑新产业带发展规划》,推动郑新产业共享强项、互补短板、优化发展,加强两市产业链制造环节与服务环节相互协同,以获嘉县、新乡县、封丘县为主,打造郑新产业承接区,注重供应链垂直整合,推进与郑州产业协同配套;以平原示范区、原阳县为主,打造郑新共同发展区,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中心城区为主打造郑新创新引领区,优化提升战略新兴产业,强化对产业集聚发展的载体支撑作用。加快郑新两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一体化,提高通勤率,不断完善和扩大郑新一体化日常生活圈。

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坚持“东扩、南融、西提、北治、中优”,加快高铁片区、大东区片区、生态城片区、铁西片区等区域建设,谋划实施总投资亿元的个百城提质建设项目。着力畅通路网体系,打通丰华街、振中街等7条断头路,推动科隆大道、宏力大道东延等区域连接道路建设。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对城区供水供气管网实施更新改造。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启动20个排涝治污补短板项目,加快完善雨水泵站和雨水管网,提高城区排涝能力。持续推进中心城区在建的43个棚改项目建设,完成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快殡仪馆搬迁和机场迁建。

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县域治理“三起来”,建立健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机制,落实好权限下放、财政转移支付等支持政策,积极争创全省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把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产业集群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支柱产业,每个县(市)、区全年实施10个以上转型升级和承接转移项目,至少引进1个10亿元以上、3个5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至少竣工投产1个10亿元以上或2个5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至少新增1家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把县城作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乡贯通的纽带,推动县域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

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水电气暖、城市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城市停车场、城市绿地等公共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增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推动整体功能提升。推动常住人口充分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加强非户籍常住人口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险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力争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推动中心城区与卫辉市、辉县市、获嘉县、新乡县、延津县、原阳县、平原示范区等县域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推动长垣市副中心城市建设。

(五)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决扛稳粮食安全生产责任,保障粮食安全,统筹推进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致富。

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试验基地、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等平台建设,加强科研人才和科研资金投入,着力打造2—3个在全国有位次、全省叫得响的新品种种质,全力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建设种子基地面积万亩。加强高标准农田和水利灌溉、农田灌溉、气象保障等配套工程建设,确保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1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万亩。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扎实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95亿斤以上。

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四优四化”为重点,打造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在万亩以上。加强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推动生猪存栏量恢复至常年水平。推进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支持鲁花食品产业园、克明面业、米多奇食品、五得利等企业加快技改扩建、产品开发和营销创新,打造以农业为起点的现代化产业链。以平原示范区、新乡县为主体,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抓好延津县国家级、平原示范区国家级、原阳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1.7万家,新认定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0家以上,县级以上示范农场家以上。

持续加快乡村建设。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按照“四美乡村”标准,新增6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样板示范村。组织开展“三清两整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稳步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5%以上,黑臭水体治理比例达到30%以上。加快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土壤、农膜等污染防治,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完成剩余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任务。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把防止返贫致贫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抓好产业、教育、消费等专项扶贫,扩大以工代赈实施范围和收益对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定扶贫工作队伍和基层帮扶力量,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深入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等后续扶持措施,探索开展宜居搬迁试点。加快滩区迁建扫尾工作,全面完成规划内16万人搬迁入住任务,及时开展旧房拆除和土地复耕整治,加强基层党建和安置区管理,加快后续产业发展,促进迁建群众持续增收。

(六)突出黄河流域保护治理,纵深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加快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高质量生态文明体系。

全面推进黄河流域保护治理。对标对表国家和省规划,编制完成我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完善提升沿黄生态带、郑新高新技术产业带、沿黄绿色产业带、国家农业高新基础产业示范区等4项子规划,及时编制黄河流域交通、水利、产业、生态等领域专项规划,形成“1+4+X”规划体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贯通黄河大堤、幸福路、沿黄生态通道等生态廊道,实现互联互通;加快推进贯孟堤扩建,保障封丘倒灌区防洪安全;抓好平原示范区“三滩”分治示范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样板田等10大节点工程建设。各县(市)、区要持续实施3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0平方公里路网林网水网合围示范项目以及1个特色小镇、5个美丽乡村建设。

加快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强力推进生态城建设。推进凤泉湖湖体开挖、共渠节制闸、凤凰山生态公园、凤凰山引水上山、鹭池湿地和凤泉湖左岸景观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南太行生态修复和保护。加快南太行文旅康养产业带建设,优化山水景观,挖掘文化资源,打造郑州大都市圈的后花园和太行文化的传承创新区。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编制卫河全流域治理规划,高质量策划、规划、建设卫河生态文化带,实施百泉书院、竹书纪年文化遗址公园、卫辉杜诗生态公园、箜篌文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集水利河道、绿色廊道、景观廊道于一体的带状公园。

提升高质量生态供给。统筹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划定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和森林新乡建设,全市完成造林11万亩,森林抚育9.3万亩;持续开展城市增绿行动,对人民西路等14条既有道路进行绿化更新;加快推进公园游园建设,新增绿地面积公顷。

坚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中之重,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不达标工业炉窑,持续推进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攻坚,禁止新建燃料类煤气发生炉和35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推动全市PM10和PM2.5平均浓度下降2微克/立方米,全年优良天数稳定达到天、空气质量稳定退出全国个重点城市后20名。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加快污水处理厂和雨污管网建设,确保国、省控考核断面全面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

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强顶层设计,编制实施全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加强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推动能源要素向优质企业和项目流动集聚。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加快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热电联产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实施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工程,推动大宗物资运输“公转铁”;推进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全面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行动,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七)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坚定不移靠改革创新增强动力,靠扩大开放激发活力,破除制约发展的难点痛点,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改革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编制公布政府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和各类管理措施,全面清理重复、变相和违规审批。优化政务服务流程,通过数据共享、证照核查、接口调用等方式,进一步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压缩70%以上,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达到90%以上。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广泛推行告知承诺制。优化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建立政务服务合作机制,不断拓展“全省通办”和“1+4”五市“跨城通办”业务事项内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聚焦“两剥离一加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有序扩大开发区自主权,下放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稳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治理结构、分配制度、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本监管机制。着力解决引进外力改制企业遗留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组织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严格落实“四挂钩”奖惩措施。实行市领导分包省级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工作机制,全力推进营商环境各指标快速提升。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创新信用服务产品,拓展信用应用场景,争创第三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有效提升交易平台的承载能力;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模式,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创建。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运营机制,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宅基地审批和建房规范管理,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加快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推进土地利用综合改革,全面推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

开放方面:持续推进“一招四引”。加强整体统筹,完善激励机制,强化精准招商,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北京非首都功能和郑州产业转移。建立弹性引才机制,千方百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支持我市企业与国内外院所合作共建科研创新平台和产业研究院。精心绘制产业链、目标企业、技术路线、市场分布等“四张图谱”,实行重大招商项目“揭榜挂帅”,谋划引进一批投资强度高、科技含量高、关联程度高的项目,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全年引进世界强企业1家,国内强企业3家,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同比增长3%。强化“六大要素”建设。建立调度、督查、考评、奖惩等机制,完善“六大要素”招商条件建设考核激励办法,促进招商引资项目加快落地。每个县(市)收储工业用地0亩,每个区收储工业用地亩;每个县(市)建成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每个区建成标准厂房6万平方米。高层次推进对外开放。统筹推进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环境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和线路管理水平,提升中欧班列和新日韩铁海联运线路运行效率,支持企业利用班列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加快保税物流中心(B型)、保税仓库等开放平台建设,以原阳进口肉类保税仓库为基础,积极建设进口肉类监管场地,加快形成“一体两翼”对外开放格局。

(八)加快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坚持系统观念,树牢底线思维,扎实办好与人民群众生活切实相关的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坚持稳定和促进就业。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做好社保减免、失业保险费返还等援企稳岗工作,努力稳住存量就业岗位。加强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监测预警和针对性帮扶,积极发展基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的新就业形态促进多渠道充分就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以“双创”促进就业,完善双创示范基地、返乡创业园区等平台创业孵化功能,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帮扶力度。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推进公共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等平台建设。

持续提升公共卫生体育服务水平。实施健康新乡行动,积极推进县城城镇化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行动,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确保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医院(传染病区)、县(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建设,完善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医院、医院、新医院等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支持新医院创建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启动建设妇幼保健院、医院。加强职业病、地方病防治,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加大足球场、篮球场、体育公园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打造“十分钟健身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普惠养老、普惠托育服务试点,建成一批社区养老、农村养老、机构养老和托育服务设施。

建设教育强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推进市实验高级中学等项目,增加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学位供给,基本消除大班额,提升义务教育质量。谋划建设平原大学城,加快河师大、新乡医学院等新校区建设,推进新乡科技应用学院筹建工作,完成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转设工作,推进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国际学院、河南质量技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建设。

强化社会保障能力。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高龄津贴制度。简化失业保险金申领程序,将生活困难的失业人员及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范围。做好“米袋子”、“菜篮子”保障工作,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做好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推进红十字会改革发展。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管理,深入推进双拥共建,促进军政军民团结。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做好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

建设文化强市。保护传承利用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展示,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赵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百泉书院、箜篌文化产业园等文化重点项目建设,办好黄河文化论坛。统筹推进市级媒体融合发展。推进全民阅读,建成城市书房45座,打造“十分钟阅读圈”,建设书香城市。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图书馆、美术馆、规划馆、文化馆、科技馆和融媒体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推进全域文明创建,提升公民文明素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风险预警、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构建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建成公租房套。开展非法集资案件处置攻坚,结案销号存量案件30起以上;健全地方金融监管、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妥善处理好政府债务风险,有效防控企业债务风险。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保障消防安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应急保障体系,加快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物资储备中心建设。

四、支撑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初步安排

围绕乡村振兴、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9大领域遴选实施0个左右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亿元,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工业方面。以产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为载体,推动工业提质转型,加快“三大改造”。围绕做强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现代家居等4大优势产业,重点推进辉县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五得利集团新乡面粉有限公司扩建面粉新建挂面、河南奥昆食品有限公司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品质超细旦氨纶纤维、康佳集团新飞智家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围绕做大电池电动车、生物与新医药、电子信息等3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河南平煤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5GWh锂离子电池、河南中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可吸收缝合线研发生产、新乡发投基因中心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新乡华大基因华中中心一期、新东光电信息专业园等项目建设。围绕做优化工、建材、造纸、煤电等4大传统产业,重点推进新乡瑞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润滑油添加剂系列产品、新乡市建文洗涤用品有限公司年产万吨洗涤剂、河南精工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新乡县鸿翔纸业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T纸、河南双峰纸业科技有限公司高端食品级纸制品生产(一期)等项目建设。三大改造项目,重点抓好威猛振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等智能化改造项目、心连心集团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进行产业升级等绿色化改造项目、华兰疫苗流感疫苗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等技术改造项目。

科技创新方面。重点推进万华生命科学产业城、过滤产业园、茵特赛尔细胞制备中心和综合细胞库等项目建设。推进中纺院中原分院、中科院材料所新材料研究院、中科院数字经济技术产业研究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塑性加工先进技术研究院、欧洲农业物理(新乡)研究院、中铁隧道隧道工程专用设备研究院、华兰生物单抗研究中心、天博物联网和5G技术研究院、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新松机器人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建设。

服务业方面。以文化旅游、科技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贸服务等服务业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文化旅游:重点推进宝泉·崖上太行生态旅游观光带、融创文旅城、同盟古镇乡村文化旅游、竹书纪年生态文化园。科技信息服务:重点推进大数据产业园、智能起重物流装备工程技术推广应用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高分子膜材料科技服务平台、河南省益生菌与发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现代物流:重点推进年储运LNG万吨调峰物流园建设项目、原阳县金豫河冷链物流园建设项目、郑北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港、新乡保税物流中心(B型)、中通快递物流园、丰攀仓储(新乡)有限公司丰树平原新区现代仓储中心。金融服务:重点推进新乡国际商务中心金融产业集聚区、中原银行创新研发中心项目、万华高科金融园、新乡市国宇金融中心项目。商贸服务:重点推进卫辉五洲万汇商贸城、恒旺新型综合农贸市场项目、中创·博览城、数字王国体验式商业中心、发展·红星城市广场、润华高铁广场。

农业方面。实施1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延津县数字大田种植数字农业试点县项目,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加快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实验基地、农作物种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原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园(长垣市)等平台建设,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种业高地。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完成造林任务11万亩。

交通方面。继续做好郑济铁路征地拆迁及施工保障工作,确保郑济铁路新乡段各标段建设施工按节点顺利推进。积极推进新焦城际铁路前期工作,继续做好郑新市域铁路连接郑州市域快线K1、K3线的前期研究。推进实施郑辉高速块村营至营盘省界段、沿黄高速封丘至原阳段、沿太行高速新乡段、濮卫高速新乡段及菏宝高速辉县站、京港澳高速新区站。继续推进沿黄高速兰考至封丘段新乡境、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沿黄高速孟州至平原示范区段、安罗高速原阳至豫冀省界段新乡境、郑辉高速菏宝高速至原焦高速段、鹤辉高速新乡境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完成G改建,S长济线新乡西环至获嘉修武界改建工程,S、S线辉县三庆桥至薄壁段改建工程,S封辉线封丘尹岗至姚务段改建工程等项目;加快S辉原线辉县至原阳葛埠口段改建工程项目建设,继续推进郑新快速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完成国电投新乡豫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专用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能源方面。积极推进辉县市九峰山抽水蓄能电站、博爱—获嘉—长垣燃气长输管道等重大能源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卫辉市后河风电、延津天润风电、华润原阳风电等项目建设进度。

生态水系方面。推进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卫河共产主义渠治理工程、黄河下游贯孟堤扩建工程等三个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凤泉湖建设,加快湖体开挖、凤凰山引水、共渠节制闸工程、凤泉湖左岸景观等建设。有序推进“四县一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

城镇基础设施方面。城市道路:推进科隆大道(新中大道—东明大道)、宏力大道东延(东环路—京广高铁)等区域连接道路建设,实施高铁站片区周边市政项目,加快启动站前五街等道路建设,推进高铁站区域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着力打通丰华街(人民路—金穗大道)、新八街(平原路—人民路)等7条断头路。污水处理:加快建设东明大道(新延路—新中大道)污雨水管网工程;谋划实施人民路(西环路—西孟姜女河)加铺污水管道、西孟雨水泵站末端截污出水口改造、和平路赵定河污水临时泵站改造,实现铁西北部污水处理厂、贾屯污水处理厂、小尚庄污水处理厂、东部污水处理厂等各个污水处理厂的互联互通;启动赵定河清淤治理,对西孟姜女河卫河截污暗涵及市区部分污雨水管网进行清淤,确保管网通畅;做好市区卫河、人民胜利渠清淤前期工作。景观绿化:积极推进凤凰山生态公园项目建设;谋划推动夏荷公园扩建、卫源湖、体育公园、植物园、卫河水利科普公园、新四街游园、五一公园、德源路二期综合公园等大型公园绿地建设;启动建设人民胜利渠改造提质工程;推进新飞大道北延、创业路等2条道路绿化工程建设,对人民西路、金穗大道、科隆大道等3条道路绿化更新提质。城市设施:积极推进新中大道新乡医学院、金穗大道新二街十字2个过街天桥建设;对新老城区供水和供气管网实施更新改造,实施25个热力管网和热力站建设,新增供热面积万平方米以上。

社会事业方面。教育领域:加快推进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新乡市实验高级中学建设项目。卫生健康领域: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扩建、医院传染病楼及影像楼升级改造、医院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和封丘县、医院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完善市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院综合楼、医院发热门诊等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依托医院建设省级肿瘤诊治中心和卒中中心;医院建设省级呼吸重症和肾病与血液净化区域中心;医院建设华北烧伤救治中心。文化体育领域:重点推进百泉文化保护展示、百泉书院、卫辉古城等大运河文化保护项目建设;实施新乡市青少年训练基地、市体育中心整体提升改造项目建设,谋划推进黄河运动中心落地于平原示范区。

责编:陶纪燕

审核:李震

总监:万军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