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40901/4460409.html
这是云南边陲大山里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蒙蒙亮,还没有苏醒的小山村显得格外寂静,瑟瑟秋风带来丝丝寒意,路边上的小草和农作物都被白白的薄霜包裹,白花花的山野就像是下了雪一样。
这时,小山村狭窄的车马道上传来嘀嗒、嘀嗒的马蹄声,透过薄雾,隐约可见一匹棕黄色的老马拉着一辆马车缓缓驶来。
车上没有拉载货物,只有赶车的车把式,佝偻着腰,蜷缩一团,像一只被捕捞出水的大虾一样,坐在马车上。
赶车的车把式是一个年龄大约在30多岁的中年男人,头发很长,蓬松脏乱,还夹杂着几根草料,他双眼微闭,灰头土脸,面带倦容,豪无表情,面色黝黑,鼻头两侧有两块煤灰班,大概是长期拉煤炭,擤鼻涕留下的。
身上披了一件又破又烂又脏的棉袄,双手交叉插在单衣袖笼里。像木雕一样,木纳地坐在车上,任凭识途的老马拉着车赶路,看样子又是要到煤场里去拉煤。
车把式名叫魏建国,是个一九六四年下放到小山村的四川宜宾知青,是属于共和国较早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当知青的知识青年。
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宜宾市位于长江上游,长江和金沙江两条大江在这里汇合,水系发达,航运旺盛,山好水好,盛产闻名遐迩的五粮液。
魏建国出生在宜宾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那个年代提倡多生,国内几乎都是多子女家庭。
魏建国一家八口人,父母与两男四女六个小孩,魏建国排行老大。这么一个大家庭,靠父母那点微薄的工资收入维持,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期就开始有计划地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
年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个最高指示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
年,天津市17岁的邢燕子初中毕业。没有回到父母所在的天津市区,而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满怀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做祖国第一代有文化农民的豪情壮志,回到当时的宝坻县司家庄村当知青,成为那个年代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典型代表、时代楷模。
魏建国家人口多,收入低,魏建国作为老大,一边学习一边要在外打点零工贴补家用。初中毕业后,魏建国因学习成绩差没有考上高中。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固定工作,闲在家里很无聊。
于是,街道和家里就动员魏建国上山下乡当知青。在当时那种背景下,又有邢燕子那样的青年带头下乡,为了响应号召,减轻家庭负担,也为自己找点事情干,魏建国决心当知青。
一九六四年七月,魏建国真的下放当了知青!当年十七岁,血气方刚,风华正茂。下放到云南边陲盐津县一个边远山村。
当年,由于建国时间并不长,国家百废待兴,还比较贫穷落后,边陲云南更是非常贫瘠。小山村位于十万大山之中,山高林密,耕地不多,还处在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状态。
山村不通公路和电话,村里只有一条简易的马车道,交通通讯非常不便。这里的村民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文化,大部分村民都是文盲。
当时,魏建国当知青的时候,还不是大规模开展上山下乡的年代。没有设立知青点,完全是散户形式插队落户,生活靠完全自理。
这对于一个刚满十七岁的魏建国来说生活处境非常艰难。现在十七岁的孩子还在父母面前撒娇呢!而那时十七岁的魏建国却孤立无助,需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而且是在贫穷落后的农村。
知青魏建国的到来,算是偏远小山村里来的首个“知识分子”。村里能识字的人为数不多,屈指可数,他的到来村里本应该感到高兴。
但村民对魏建国的到来并不热情,无动于衷,他就像一小雨滴掉到大海里毫无声息。唯一的反应是:这村里又多了一位分地、分粮的人,真讨厌!
魏建国,个子比较矮小,大约一米六九左右,身体比较单薄,瘦精瘦精的,身材细长,站起来像一根细细的竹竿。
他的长相平平,大众模样,小眼睛,蒜鼻头,大嘴巴,张嘴大笑时嘴巴都咧到耳边。他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不太与人交谈,喜欢独来独往。可能是由于他平时在家里经常打零工的关系,看上去还算成熟与他的年龄不太相称。
魏建国所在的山村是喀斯特地貌山区,可耕种的地很少,土地贫瘠,荒山野岭,山高坡陡,灌木丛生,四处都是坚硬的石灰石,很少有成片的大块的土地。
村民们都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在夹缝里求生存,在石缝中用锄头开垦出小块土地,种点包谷、红薯、小麦等农作物。
喀斯特地貌保不住水,山村没有完整的灌溉系统,基本靠天吃饭,倘若遇到干旱天气,粮食欠收,村民的日子就很不好过。
由于主要是山地,平时劳作都是上山干活。上山基本没有路,走的都是靠人踩出来的崎岖小路。
要给山上的农作物施肥,需要挑粪上山,且中途没有可以歇息的地方,只能一气呵成,挑到山顶。两桶粪水一百多斤,很沉重。
魏建国身体单薄瘦小,每每挑粪上山,都被这沉重的担子压得直不起腰来,一步一步艰难上移,两条腿不停打颤,步履维艰。
有好几次摔倒在山路上,弄了一身的粪水,臭不可闻!幸亏人没有受伤,粪桶没有摔坏,否则问题大了!
在一些更加陡峭的山上劳作,需要背一种被当地人称为“裹底”的劳动工具。这裹底成圆锥体状,上宽下尖,可能是因形状有点像一口大锅锅底,所以取了谐音叫“裹底”。
裹底用山上的藤条编成,用两条用棕树皮制作的背带连接,结实耐用,有点像四川人常用的背篼,但比背篼大的多,装的东西要多得多。早些年,茶马古道背盐工采用的背盐工具就是“裹底”。
背裹底上山是需要掌握一定技术的,主要是要保持好平衡,这裹底装上东西后变得上重下轻,稍不注意就可能翻倒,搞得人仰马翻。
当地人从小就使用裹底背东西,都非常熟练的掌握了背裹底的要领。就连年轻的妇女背上上百斤重的裹底上山下山也步履稳健,如履平地。
壮年男子更不在话下。有的壮汉甚至可以背上近两百多斤的物品上下山。
魏建国一开始很不适应背裹底,背上裹底一起身就会摔跤,甚至站都站不起来,经常引起村民的嘲笑。特别是大姑娘小媳妇们一脸不屑,很瞧不起他,也没有人帮他!
一次,当大家又在嘲笑魏建国背裹底时,人群中有一个长相平平的姑娘实在看不下去了,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走到魏建国身边,帮魏建国扶着裹底,让他慢慢站起身来,并告诉他背裹底把握平衡的一些要领,要他一开始少背点,等慢慢熟悉后再多背。魏建国心里顿时感到暖洋洋的,他很感激这个姑娘,特别多看了她几眼。
知识青年在农村算是有点知识的人,知青用文化知识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当年知青下乡插队落户的初衷之一。
魏建国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矮子当中拔高子”他也算的上是山村里的“秀才”了。
刚当知青时,魏建国也是踌躇满志,热情很高,也想在农村好好的干一番事业,用自己的文化知识改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看到山村贫穷落后,几乎都是文盲,他也动了心思,想在生产队办一个扫盲班,利用夜间帮助村民识字、学文化。经过一段时间考虑,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生产队长。
生产队长姓李,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他家世代都生活在这片大山里,他自己也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也没有文化。这李家村姓李的人家多,家族优势吧,选他当了生产队长。
听了魏建国的想法,李队长咕噜、咕噜的吸着水烟袋,坐在屋檐板凳上,双眼微闭没有吭声,过了半晌才慢慢睁开眼睛看着魏建国说:
“你的想法很好,可是有这个必要吗?”
“我们农村人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山里,不是活的好好的吗?学文化干什么?”
看到魏建国一脸困惑,非常失望的样子,李队长有点于心不忍,干咳了两声接着说:“我是担心你这个扫盲班办不起来,没有人会来听你上课,干了一天活蛮累的,谁还会来听你上课呢?”
魏建国满怀信心的说:“我相信会有人来的,学习文化知识也是现在党和国家号召的”
“我知道的,北方农村好多都在办扫盲班”。
魏建国毕竟是城里来的,曾经在资讯纪录片中看到过类似宣传报道。“就让我试试看吧”
看到魏建国信心满满,非常热心的样子,陈队长也不好完全拒绝,再说办扫盲班,学习文化知识的确也是国家号召的。毕竟自己也是个生产队长也得响应国家号召不是。
于是,陈队长对魏建国说:“那就试试看吧!”“不过丑话说在前面,生长队没有资金,不能提供你经费支持,也不能提供你的劳动报酬,需要开销的一些物品如黑板、粉笔等都由你来准备”
“通知由我来给大伙说,生产队那间学习室可以暂时用来做教室,平时开会用的一盏马灯也借给你使用,算是队里对你的支持吧!”
见李队长同意了自己的想法,魏建国非常高兴,回到家里就开始认真作准备,他找了几块木板拼接成一块黑板,用墨汁把木板涂黑,找了一块干布当粉刷,利用赶集的机会用自己的钱买了几盒粉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扫盲班开课哪天了!
到了扫盲班开课的哪天晚上,魏建国早早收工回家,草草地吃了点晚饭,就赶到生产队平时开会用的学习室。
说是学习室,其实就是一间非常简陋低矮的茅草屋,大约有30平方大小,面积还算宽敞,房间里除了一个小木桌和一些低矮的木条凳子外没有其他物品。
墙头正面贴有一张毛主席画像,隐约可见“毛主席万岁”的标语,四周墙壁贴有几张毛主席语录,时间久远,纸张都有点泛黄。
魏建国坐在学习室的小木凳上,静静地等候村民的到来。心里还在默默的想着今天上课的内容,从来没有给别人上过课,魏建国心里有些紧张,惴惴不安。
等了许久,都没有等到一个村民过来,天都完全黑了也不见一个人影,就连口头上支持他办班生产队长也没有来。
魏建国心里失望极了。心里的那团想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热火就像是被凉水浇透了一样顿时变得拔凉拔凉的!
可是他还不甘心,他不相信没有人来上课。他索性走出学习室,站在学习室门口向四处张望,期盼有人走来。
突然,他看到远处山路上有一点亮光在移动,看样子是向这边走来。魏建国心里一阵狂喜,终于有人来了。
亮光越来越近,还在不停闪动,那是山里人走夜路常用的火把。那个年月物资极度匮乏,山里人都很穷,买不起手电,也没有电灯,夜间几乎不出门,非要出门走夜路,都是用自制的火把照明。
打火把的人走到魏建国跟前,魏建国才认出来,原来走过来的人就是那天帮助他,教他背裹底的那位姑娘。
深秋,山村的夜晚有点冷,小姑娘的脸被瑟瑟秋风吹得通红,在火把一闪一闪的火光照耀下,越发红润。
魏建国赶紧把小姑娘让进学习室里,小姑娘灭掉火把,跟在魏建国身后进了学习室,发现学习室空无一人,有些诧异地问:“怎么就你一个人,没有其他人来?”魏建国面色有些尴尬,苦笑着说:“是啊,还没有人来,你是第一个,快请坐吧”。
两个人就静静地坐在学习室里等待其他村民到来。魏建国本来就不善言谈,在比较陌生的小姑娘面前更是非常紧张,话非常少。场面陷入尴尬境地。
昏暗的煤油灯下,魏建国怀着一种好奇心开始比较仔细打量这个姑娘。
这是一个年龄大约十七八岁的姑娘。矮矮的个头,圆圆的脸,眉毛比较粗,眼睛不算大,单眼皮,厚厚的嘴唇,有一对还算好看的虎牙,头上梳着两条长长的辫子,头发又黑又浓。身体不胖不瘦。
大概是长期参加劳动的缘故,长得非常结实。算不上漂亮但也不难看。身上穿着打有补丁的土布衣裳,说明家里不太富裕。
为了打破眼前这尴尬的氛围,魏建国装着很健谈的样子问了那姑娘一些问题。这才知道她是本地村民李老四家的二闺女。
村里人都知道李老四家里人口多,很穷。李家二姑娘非常渴望上学,但家里没有钱供她上学,她听说魏建国要办扫盲班教大家认字,非常高兴,于是瞒住家人夜里偷偷地跑出来了。(未完待续)
作者/来源:戎马生涯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